生態保護紅線 劃定保護安全底線
10月8日,四川省政府正式發布《四川省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意見》,劃定了生態保護安全底線,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19.7萬平方公里,占全省幅員面積的40.6%,其中一類管控區3.8萬平方公里,占全省幅員面積的7.8%,二類管控區15.9萬平方公里,占全省幅員面積的32.8%。
該“實施意見”明確了四川省13個生態保護紅線區塊的地理分布、主導生態功能及保護重點,提出了管理管控要求。四川生態保護紅線空間分布格局為“四軸九核”,共13個紅線區塊,總面積19.7萬平方公里,占全省幅員面積的40.6%。其中,2個屬于水源涵養功能,3個屬于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,1個屬于土壤保持功能,7個屬于雙重功能。其中“四軸”包括金沙江下游干熱河谷土壤保持紅線區、大巴山生物多樣性保護-水源涵養紅線區、川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紅線區、盆中城市飲用水源-土壤保持紅線區。“九核”包括雅礱江源水源涵養紅線區、大渡河源水源涵養紅線區、黃河源水源涵養-生物多樣性保護紅線區、沙魯里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紅線區、大雪山生物多樣性保護-土壤保持紅線區、岷山生物多樣性保護-水源涵養紅線區、邛崍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紅線區、涼山-相嶺生物多樣性保護-土壤保持紅線區、錦屏山水源涵養-土壤保持紅線區。
通過意見實施,四川計劃實現生態保護紅線的兩個階段性目標:到2020年,全省國土生態空間進一步優化并得到有效保護,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體改善,基本形成結構合理、功能明確、格局穩定的復合生態保護紅線體系;到2030年,區域生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,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顯著提升,全面形成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、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。